是的,看到這個title就知道我又兼職短期導遊了(笑)。
這次來香港找我的是我的國中同學花花。
她也是第一位賺到錢就直奔來找我玩的同學,整個情義相挺啊(拭淚)
花花就這樣把第一次出國的經驗交給我了,所以我也打算用吃到吐的行程來回報她的愛
講到吃到吐的行程,浮上腦中的馬上就是宅女小紅的末日名產團遊香江江江江江。
身為小紅的粉濕,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像她一樣吃到肚子爆炸打開喉嚨就看得到食物正在排隊走進胃裡面的狀態
為什麼要把自己逼成這樣我也不懂
whatever 就是懷著這個向偶像致敬的心態,
所以我製作了這個『末日名產團遊香江之四天三夜不知餓字怎麼寫行程表』
但是因為我們兩個實在太弱了,所以其實也沒有全部都吃完。
希望上面這兩張圖可以幫助到期望自己來香港吃到肚子爆炸的有志之士一點棉薄之力
翠華餐廳集團主席李遠康,曾經是上環「海安冰室」的「外賣仔」,
後來亦做過水吧、餅房等工作,他於1989年白手興家,接手由蔡創波創辦的翠華餐廳。
於中環威靈頓街的翠華分店,由於位處夜生活蒲點蘭桂坊附近,
因此以多明星名人光顧而馳名,門外亦常見狗仔隊蹤影。
佐敦、銅鑼灣景隆街、謝斐道及荃灣分店皆是廿四小時營業。
翠華的食品種類繁多,大部分香港茶餐廳的食物都有供應,
亦提供魚蛋粉和各式咖喱等,中秋節時更會推出月餅。食品價錢大都比一般茶餐廳昂貴。
花花為了見我分秒必爭一下班就拉著行李箱直衝機場,
所以到達香港的時候已經是星期五晚上11:00左右了。
等我們坐著雙層巴士搖搖晃晃到達荃灣市中心的時候已經約莫12點了。
但是身為吃到吐的成員之一,一到香港當然馬上直衝翠華茶餐廳(24小時營業)。
(提醒大家) 雖然翠華茶餐廳是24小時營業,但是食物賣完也是沒得點的。
因為當天我本人10點才下課之後就直接去接機,
導致我整個前胸貼後背 對不起我說謊了 就算餓30天我的身體厚度也無法前胸貼後背
店東麥桂培原是龍景軒點心主管,於2009年3月創業開設添好運,
不足一年已獲國際飲食權威米芝蓮評為一星級食肆,
是全球最廉宜的「星級食府」。
該店點心「即叫即蒸」,以脆皮叉燒包、蘿蔔糕及糯米雞等聞名。
由於大受市民歡迎,添好運於2010年5月於深水埗福榮街開設第二間分店,
座位數量是油麻地店的五倍,開業只有半年,便獲米芝蓮(米其林)評為一星級食肆,比總店的8個月還要快。
因為探訪者是花花,所以我隔天起床的時候整個很不在意準時這件事情。
添好運點心專門店10點開門,如果想要在第一批就進去店裡吃點心的話,
至少要9點就出現在添好運的門口排隊 (完全不是開玩笑)。
結果我跟花花懶懶散散9點才從我家走出去,到達添好運約莫快10點就是以下這個情景。
前面至少有50-60個人在排隊, 那一瞬間超想拿磚頭敲自己的頭
(((為什麼不起床 為什麼不起床 為什麼不起床 為什麼不起床)))
在排隊的時候,我們決定先去7-11止渴。
花花覺得香港的牛奶用玻璃瓶裝這件事情很促咪。
然後等到我們成功進去添好運的店內已經是11點半左右的事情了(眼神死)。
餓得半死的兩個人,點心一上桌就風捲殘雲涮涮涮的掃進胃裡面。
等到想起『啊!沒照相』這件事情的時候,桌子上已經是這樣了(攤手)。
泰昌餅家於1954年開業,目前東主是歐陽天閏。
泰昌餅家最馳名的食品包括蛋撻、沙翁與菠蘿包等,
全部以傳統方法人手製造,與目前香港普遍餅店採用機製方式生產相比,除了更有特色,也多了一點點人情味。
香港主權移交前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十分喜愛泰昌餅家的出爐蛋撻,
更多次親自前往品嘗,稱之為「世界上最好味的蛋撻」,
餅店內亦掛有店主與彭定康的合照與致謝信。因此,餅店被認為算是香港人集體回憶的一部份。
吃完添好運之後,我們就往銅鑼灣邁進。
原本想去泰昌餅家總店,但是總店還要特別去找,分店倒是滿街有 (才沒有)
所以懶鬼如我們決定吃分店就好。
時代廣場是香港銅鑼灣的購物商場,是該區的地標性建築物,擁有香港唯一的四條螺旋型扶手電梯。
我們經過時代廣場的時候剛好正在展覽Frankenweenie
但是超~級~多~人~照相。
蘭芳園,(Lan Fong Yuen),是香港一間歷史悠久的茶餐廳,
總店位於香港島中環結志街2號及4A-6號,早年以大牌檔形式經營,
目前除設於大廈的舊店及新店兩間店舖外,位於街邊的檔口仍然保留,是香港僅餘的大牌檔之一。
蘭芳園於1952年由林木河創辦,並首創港式飲料「鴛鴦」,
首創以茶袋沖製、俗稱絲襪奶茶的香港式濃滑奶茶,
其奶茶使用來自斯里蘭卡科倫坡的「季後茶葉」及馬來西亞的植脂奶沖製。
蘭芳園是香港少數還留著的大牌檔(=台灣路邊攤)之一,
但是總店位置非常難找(對我這個路痴來說)。
因為我們主要是試味道,所以只點了兩樣比較有名的食物。
傳統咖央西多士
咖央醬: 又名'咖椰、加椰、加椰醬,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常見的甜點材料,用上椰漿、鴨蛋、雞蛋、砂糖和牛油等材料隔水加熱撈勻做成。
西多士: 香港的吐司稱「多士」,toast的諧音。西多士全名「法蘭西多士 French toast」就是台灣人說的法國吐司啦。
香港所謂的撈丁就是出前一丁(泡麵)煮熟之後乾拌不同的醬料。
基本上就是泡麵
鏞記前身乃是一家咖啡茶檔,檔主麥鏞故取名「鏞記」。
1968年,美國《財富雜誌》選出鏞記為世界15大食府之一。
鏞記酒家自2009年起,連續三年獲得米芝蓮(米其林)一星評價。
2012年米芝蓮指南改列為一般推介食肆。
來香港吃燒臘是一定要的。最有名的燒鵝就是在鏞記。
但是根據我上次去鏞記並沒有很愉快(無論是身心還是錢包)的狀況下,
我跟花花決定不進去鏞記店鋪內吃。
但是我們叫了半隻燒鵝外賣。
燒鵝外賣有分上肢或下肢,要是不會分上下肢是什麼話,外賣的阿姨也會很熱心的解釋給你聽。
我們這樣外賣(下肢)好像是140港幣左右。
乍看之下很貴,但是比起在店內吃的消費實在便宜很多。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Central-Mid-Levels Escalator and Walkway System)是往來香港中環至半山區的行人交通系統。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由殖民地時期的香港政府興建,
原意是為方便半山區居民往來中環商業區,並舒緩半山區狹窄道路的繁忙情況。
扶梯系統全長800米,垂直差距為135米,
由20條可轉換上下行方向的單向自動扶手電梯和3條自動行人道組成,連接有蓋行人道和行人天橋。
系統由中環街市為起點,沿閣麟街、荷李活道、些利街、摩羅廟交加街、羅便臣道,終點為干德道。
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此系統是全球最長的戶外有蓋行人扶手電梯。完成整個旅程需時20分鐘。
系統在早上及下午繁忙時間會向不同方向行走:
每天,下行方向運行時間為上午6時至10時,上行方向運行時間為上午10時20分至午夜,免費使用。
扶梯系統途經多個景點,包括酒吧與餐廳林立的蘇豪區,
有百年歷史、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的舊中區警署,吸引不少中外遊客參觀。
老實說,半山電梯我也是第一次去。
似乎因為重慶森林很有名,但是電梯就是電梯啦 (非常沒情趣)。
如果大家對很長很高的電梯有興趣,旺角朗豪坊也有一個。
中銀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大廈為香港第3高的建築物,
僅次於國際金融中心及中環廣場,全球排名則位居第12位。
中銀大廈設計者為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
其亦曾設計法國羅浮宮的金字塔入口等著名建築。
中銀大廈外型為稜柱狀,就像「節節高升」的竹筍一樣。
根據中銀香港網站內的介紹大廈設計是仿照竹樹不斷向上生長,
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
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則代表中國。
結構上,整座建築物的拐角由四根加強混凝土柱支撐,
有三角形框架將建築的壓力轉移到四個柱子上。
外面用玻璃幕覆蓋。其獨特外型設計因此讓它成為香港最矚目地標之一,
不少香港發行郵票、明信片亦常以中銀大廈為觀景之一發行。
其實如果要說門口吉祥物的話,當然是匯豐銀行的獅子比較有名。
但是花花說她覺得中銀大廈的石獅子比較漂亮,所以完全忽視了匯豐獅子
山頂纜車(1888年5月30日至今)是香港最早運作的機動公共運輸工具,
亦是亞洲第一條纜索鐵路,來往香港島的中環花園道和太平山爐峰峽,
路軌全長1.4公里,坡度為4至27度,海拔為28米至396米,來往兩座總站車程約8分鐘。
山頂纜車依靠直徑44毫米及斷裂應力139公噸的鋼纜拉動,
路軌軌距1520毫米,大部分路均均是單線行駛,
於中央位置設立有兩組路軌(複線)供予兩部纜車交叉上落。
我們到達山頂覽車站的時候,外面已經大排長龍,我們大概排了30-45分鐘才進到買票區。
零設計感的門票。
這就是覽車真人正面。
世界三大夜景為專門研究夜景對旅遊業影響的夜景峰會在日本長崎舉行,
主辦單位根據問卷及實地調查後決定結果。
上一次,結果為香港、日本函館和義大利那不勒斯3處夜景的合稱。
2012年10月5日,香港、日本長崎市及摩納哥,獲得評委選為新一批世界三大夜景。
香港是唯一兩次獲選為世界三大夜景的城市。
都已經坐纜車上去了,當然也要去凌霄閣看夜景啦。
不免俗的夜景來一張。
看完了夜景,我們到了山頂商場的外面找個椅子坐下,開始屠殺剛才外賣的鏞記燒鵝。
燒鵝就算冷掉也很好吃,在吃的時候非常後悔外賣的時候只買半隻。
就算是整隻我們兩個也吃的完。
吃燒鵝的時候,隔壁有大陸遊客在照相。
一位女性遊客擺好pose照相,然後他的家人有人拍照還有人專門幫她打光
那個男人手上真的就是一大盞燈!!!!!不是手機!!!!是燈!!!!!!!! 實在太酷了
嗑完燒鵝之後,我跟花花就搭乘15號巴士去天星碼頭坐小渡輪。
中環天星碼頭是指由天星小輪經營,位於香港中環的渡輪碼頭。
碼頭提供來往尖沙咀天星碼頭的渡輪服務,是中環碼頭的一部份。中環天星碼頭是約定俗成的叫。
天星小輪(1898年5月1日至今)是香港歷史悠久及著名的渡海小輪公司,
在維多利亞港兩岸提供服務,載客來往香港島及九龍。
天星小輪是旅客遊覽維多利亞港首選的途徑,
近年更被國家地理旅遊雜誌列為「人生50個必到景點」之一,
並獲美國旅遊作家協會(Society of American Travel Writers)評選為「全球十大最精彩渡輪遊」之首。
天星碼頭有兩個 就像斯斯有三種一樣。
一個在中環,一個在尖沙咀。
基本上講天星碼頭的時候要連前面的地名一起講才會知道你是要去哪一個碼頭。
我們從中環坐天星小輪到達尖沙咀,走出尖沙咀碼頭外就是海港城。
天星小輪其實就像是高雄坐船去旗津那種小渡輪,
如果晚上看的話,吹著海風看著維多利亞港旁的風景是非常的舒服又寫意。(如果你不暈船的話)
香港素有「東方之珠」的稱號,最著名的是維多利亞港的夜景。
維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而維港兩岸是香港最繁忙的中心商業區,
入夜後兩岸的摩天大廈都會亮起五彩繽紛的燈光,
加上大廈外牆的廣告牌及附近住宅的照明燈光,構成一片美麗的夜景。
維多利亞港香港人都簡稱「維港」。這就是我們在海濱花園拍的夜景,超漂亮的吧
星光大道為表揚香港電影界的傑出人士的特色景點,仿傚好萊塢星光大道,
傑出電影工作者的芳名與掌印鑲嵌在特別製作的紀念牌匾上,
依年代及次排列在星光大道上,目前星光大道可以容納100名香港電影界中傑出人士的紀念牌匾。
除了手印之外,星光大道上也會有不同的地標跟不定期的展覽。
這張就是很可愛的麥兜跟愛插隊的大陸遊客。
我跟花花明明就在排隊等左邊那個小弟弟照完相輪到我們,我人都已經站在麥兜旁邊,
就是有人完全不顧旁邊已經有人在照相硬是要站上去擺pose。
既然大叔不要臉 我也沒必要幫他馬賽克。
就!是!你!插!隊!啊!!!! shame on you (他可能看不懂英文)
丟。人。現。眼。
體積較一般燒賣細小,主要餡料是碎魚肉,用鮮黃色薄皮包裹蒸成,多數醮甜醬酒和辣椒油吃用。通常作為街邊小吃。
楊枝甘露是一種香港甜品,於1984年由香港利苑酒家首創。製作材料包括沙田柚(或西柚)及芒果,還有西米、椰汁、鮮奶油(或淡奶)及糖。柚子拆成肉,芒果則切粒,拌在西米、椰汁及糖水中,冰凍後食用。